這間於2012年1月,創立於東京巢鴨的拉麵店,以簡單樸實卻蘊含深味的湯頭,迅速招攬到目光,在日本美食評鑑網 Tablog 拿過 4.08 的高分。在摘下世界上第一顆頒給拉麵的米其林星星之前,早就是排隊名店。而2016年東京米其林指南出爐後,為了避免排隊人潮打擾住宅區的安寧,現在要吃上一碗醬油拉麵,食客甚至得早至上午六點 (旺季) 先去拿「整理券」,繳交1000日圓的押金,再按照整理券上的時間來用餐。真的很瘋狂,想吃必須抱持著極大的決心啊啊啊!

圖為開幕前幾天的樣子。

上網翻了一下東京米其林指南 Michelin Guide Tokyo,搜尋 Tsuta,發現如下:

米其林指南很簡單,僅有幾行短短的評語與標章。類似雪花的符號,就是米其林的星星啦!一星代表 A good restaurants in its category ,表示在這個分類中具備高廚藝水準的餐廳,值得下車一嚐 (法文原文: Une cuisine d'une grande finesse. Vaut l'etape!)。二星則是 Excellent cooking, worth a detour ,廚藝非凡,值得繞道前往 (法文原文: Une cuisine d'exception. Vaut le détour!)。而最高等級的三星, Exceptional cuisine, worth a special journey ,無論是廚藝或用餐氣氛,還有相應的花費都出類拔萃,值得規劃一次旅行專程拜訪 (點這裡看詳細的米其林介紹)。也就是說,米其林指南不僅評價餐點本身,用餐環境、服務舒適度也在評量指標之列,這也是為什麼通常米其林名店很難整個移植到海外。

這是開幕前兩天,已經把木板拆除,露出店門面的廬山真面目了。

在年輕的店長大西祐貴 (Onishi Yuki) 帶頭下,摘星後在新加坡合夥開了「蔦」的第一間海外分店,接著第二間,於2017年04月27日上午11:00選在台北車站站前 Hoyii 北車站開幕。開幕前夕,「蔦」的粉絲專頁還po出大西親自在臺北「督軍」的照片,算是相當謹慎要維繫米其林一星的招牌呀。話說 Hoyii 也真不簡單,短短不到100公尺的距離,就聚集了三間米其林名店,如已經開幕多時目前用餐時分仍需排隊的添好運 TimHoWan,和早幾天開幕的了凡燒臘 Hawker Chan。可以預期到接下來排隊人潮會把此處擠得水洩不通啊啊啊...

台灣分店沿用日本總店的「整理券」制度,每日10:00準時發放當日時段整理券,每人每次限領1張。整理券分為三個排隊用餐時段:11:00-14:00 / 14:00-17:00 / 17:00-21:00,無法指定時段。在整理券的時段內來店排隊,現場再依排隊順序安排用餐。而整理券與日本總店不同,不須押金。認券不認人,因此請朋友代領也是ok的。各時段的整理券是不同顏色的,以茲區別,分別是黑色、棕色及白色。雖然說整理券僅限當天使用,不過並未標注日期,不知後續是否會有糾紛LOL

排隊等整理券期間,服務人員貼心送上麥茶~

另外,雖然排隊人潮眾多,不過中午時分可以輕鬆領取到晚上時段的整理券,有點像路過拿個傳單一樣方便。如果不是非中午吃不可,是有可能不用排什麼隊的。也有拿到14:00~17:00券的其他客人在十二點多成功入內用餐XD

自動門一打開,頓時飄出滿滿的松露味,覺得好幸福呀XDD 店內環境以廚房為中心,圍繞著廚房,僅有18張座位,比日本總店多但還是很少QQ 每日限量供應400碗,稍微算了一下,等於一個時段差不多要做六至七轉,中午和下午時段平均每個人用餐的時間不到30分鐘 (雖然說吃拉麵也不用很久)。花不少時間排隊、領整理券,然後用短短的時間來個米其林體驗,就看個人覺得值不值得囉!

注意到門邊有這個...應該日後還是會走日本總店模式,客人直接用機器點餐吧。

菜單 (複製自粉絲專頁)。台灣分店推出醬油鹽味兩大拉麵系列與三款米飯。上網查了一下2017/03在東京「蔦」的食記,味玉醬油與味玉鹽味價格都訂在1200日圓,以2017/04的匯率換算成台幣約是330元,如此看來,台灣的訂價是比日本總店便宜一些些,用約莫三百元的價格吃米其林餐點,感覺是不錯划算。

Image may contain: 1 person, food

座椅偏高,行動不便者可能會有些困難。入座後,桌下有掛鉤可以掛包包,很貼心。

桌上餐具已就緒,一切就等待拉麵的來臨~

冰水。雖然麥茶需要收費 30 元,但拉麵必備的冰水是無限暢飲的。

味玉醬油拉麵
Ajitama Shoyu Soba
$ 320

舉目所及,兩大主角,湯與麵,還有味玉、筍乾、叉燒與洋蔥絲、三葉芹。味玉即是半熟的滷水蛋,即一般所謂的糖心蛋。蔦的糖心蛋裡頭也有軟嫩的蛋白部分,頗特別。

換個角度看看碗公的深度。份量真的是不少呀,還沒吃完就開始覺得有點飽了。

叉燒肉是低溫調理的豬肩胛肉,瘦肉的部分略柴。不過現場有人一片叉燒吃不夠,還加點叉燒,應該是很合他口味。叉燒上的松露,個人覺得是整碗麵的精華兒。

所用麵條與一般拉麵不同,選用櫪木縣產的多種麥粉與蕎麥粉,每日於現場製作。粗細剛好,很容易沾附湯汁,是能夠充分表現湯頭特色的一款麵。

醬油湯頭的醬油,取自合作的和歌山縣手工醬油,至少發酵兩年,再和另外來自日本內海小島、茨城縣的淡醬油、白醬油,共是三種不同熟成風味的醬油調和,混入師承自父親的日式高湯。顏色深卻清透,高湯的鮮味來自牛肉蔬菜蛤蜊 (取自大西祐貴的專訪內容,不過台灣店似乎用的是全雞魚乾海瓜子)。而湯頭有了松露油提味,在傳統道地的拉麵混入義法料理的元素,兼有創新,似乎是世界飲食潮流的趨勢。初入口時有滿滿松露香氣,繼之是海瓜子和雞湯的鮮,最後是鹹,有些逼近死鹹的邊緣,如果吃不了太重口味可能會不喜歡。

味玉鹽味拉麵
Ajitama Sio Soba
$ 320

端上桌時撲鼻而來的湯味頗香,舀上第一口湯,嚐起來鮮,湯頭來自海瓜子、魚乾的高湯,還有蒙古岩鹽、沖繩海鹽特定比例的搭配,同樣加入松露油;這裡調味略有不同,是將綠橄欖搗成泥後再添入松露油,因此主要是橄欖的味道。配菜部分一樣有洋蔥,不過搭薄荷呈現。

橄欖 (不是橄欖油) 的味道相當鮮明,取代了上一碗的松露味。湯、麵融為一體,不覺得湯是湯、麵是麵。

後記:

有人認為米其林指南的作者們比較熟悉的還是歐洲料理,對亞洲料理的看法,不一定符合亞洲人的飲食習慣,因此參考即可。給 Tsuta 的評語也是一貫簡短,其中一行字挺有意思的,「... offers a balance of umami and richness.」Umami就是鮮味,是日本料理有別於其他料理最重要的特色之一,由日文中的「好吃 Umai」和「味 mi」組合而成;多年後被承認為酸、甜、苦、鹹之外的第五種味道,主要來自麩醯胺酸 Glutamine。平衡鮮味與食材的豐富層次,這個點評應該是相當到位XD 蔦品質穩定,在2017年蟬聯了米其林指南,但同時也有另一間位在東京大塚的「鳴龍」摘下星星,不知道未來是否也有海外拓點的計畫~

==========

食物:★★★★☆ 很喜歡松露的味道跟湯頭的鮮,不過吃不了太鹹,邊吃邊灌水XD

氣氛:★★★★

速度:★★★★☆

服務:★★★★ 不知道是不是開幕第一天,竟然有不少穿著便服的人員在指揮排隊..,不過過至少是沒有混亂啦。

價位:★★★★☆

無障礙:★★☆ 一樓沒有階梯,不過座椅可能對輪椅使用者來說稍高,另外店內無洗手間。 

==========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6號 (近捷運台北車站M6出口)

Tel: (02) 2370 3978

營業時間: 11:00-22:00


檢視較大的地圖

 

>> 其他米其林星星的臺灣展店

米其林一星!新加坡最佳亞洲餐廳與信義區夜景→ ﹝Putien 莆田﹞ @臺北 台北101/世貿站

米其林二星主廚、義大利人也認證的→ ﹝al sorriso﹞ @臺北 忠孝復興站

 

>> 其他日式好味道

> 拉麵/烏龍麵系列

2015人氣冠軍!濃郁客製化拉麵→ ﹝豚王(凪 Nagi)拉麵﹞ @ 臺北 西門站

絕對濃厚!「炎之技」札幌炙燒味噌拉麵→ ﹝札幌炎神拉麵﹞ @臺北 國父紀念館站

大口吸滑溜烏龍麵→ ﹝丸龜製麵﹞ @臺北 臺北車站

 

> 食堂/居酒屋系列

高CP值健康咖哩→ ﹝野菜咖哩﹞ @臺北 中正紀念堂站/古亭站

天母巨型螃蟹→ ﹝一心堂燒肉﹞ @臺北 芝山站

連鎖自助式食堂→ ﹝大安森林食堂﹞ @臺北 大安森林公園站

沿襲日本老師傅的關東煮,另有燒酒、串燒、丼飯、壽司→ ﹝新宿食事處﹞ @ 臺北 臺北車站/善導寺站

排隊無盡頭的海鮮天丼→ ﹝金子半之助﹞ @臺北 臺北車站

合聚會,大口吃串燒、灌啤酒→ ﹝鐵人九番﹞ @臺北 忠孝敦化/國父紀念館站

古蹟新生!深夜食堂→ ﹝野草居食屋﹞ @臺北 古亭站

杭州南路底端的日式居酒屋→ ﹝津﹞ @臺北 古亭站 (已歇業)

隱身重重綠蔭的馬廷英教授故居→ ﹝青田七六﹞ @臺北 古亭站

 

> 鍋物系列

臺北鍋物三連發XDD→ ﹝秋豆溢﹞ @市政府站 ﹝豚膳﹞ @國父紀念館站﹝四熹﹞ @中山國中站

 

> 精緻系列

精緻套餐,101腳下的創作日本料理→ ﹝牡丹園﹞ @ 臺北 世貿/臺北101站

二時間,無菜單高檔壽司料理→ ﹝游壽司 二店﹞ @臺北 東門站

 

arrow
arrow

    Dora 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