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來照照渡假村裡的塑像們,這是象頭人身的智慧神、濕婆之子,據說原來的人頭不知什麼原因掰了XD 濕婆就幫他安一個象頭上去。
接著就又往吳哥窟出發啦~進入吳哥園區都會有查驗員上車查驗旅客的票。
車一停妥,兜售紀念品的小女生就向我們靠近了,這裡看到的算年紀大的。
今天要介紹的第一個景點是寶劍寺(卜力坎神殿)Preah Khan,照片中為導遊阿來與七頭蛇。柬國民俗中,多頭蛇謂之龍。兩條由眾力士抱著的龍就這樣陳列在大門前廣場。
後面幾尊力士的頭幾乎都掰了。原本建造時,就只是一層層的石頭往上堆,了不起用卡榫接合而已。戰亂的時候,許多人把頭部給搬下來,賣給外國人。這尊在導遊身旁的頭之所以還在的原因,就是接合處位於嘴巴,若拆掉的話不是完整的頭部,也賣不出去XD
寶劍寺與品冠旅遊為旅客製作的導覽小手冊,筆記滿滿。
像這樣的卡榫。
尾巴長這樣~
若你不買,當地小孩會亦步亦趨地跟著你,然後不斷地自動降價直到出現你滿意的價錢。
寶劍寺的大門~
這種樹的果實有兩瓣像花瓣的東西,往上一拋會旋轉然後毽子般落下。
寶劍寺正殿與觀光客們。本寺建造年代較晚,約12至13世紀,由吳哥王朝全盛時期的Jayavarman七世為紀念父親所建。(Jaya是勝利之意、varman是對國王的尊稱)
難得完整的石獅,因為獅代表國王,所以入侵者攻進來的時候,都喜歡打爆石獅的臉@@
像這一邊的就已經沒有臉啦QQ
如果記得沒錯,這就是神鳥。神鳥為毗濕奴的坐騎,所以建築藝術中常用鳥代表婆羅門教。
被斷頭的守衛:19世紀法國發現吳哥遺址的時候,進行修復,不過因為當時技術不佳只用了鋼筋水泥隨便補補。
寶劍寺又稱「父廟」,一個框一個框通往整座寺的幾何中心。然後一個框比一個框還要低,是為了逼迫走進來的人彎腰以示對其父之敬。
Bayon style的窗框與仙女。
以下寶劍寺石雕特輯~
陷落在石洞裡的陰陽具,在婆羅門教中象徵神聖的陰陽(男女)交合,小編後來在尼泊爾也有看到類似被祭拜的石像。這裡就是因為陷在裡面才沒有被搬走。上層圓柱形代表濕婆、中段八角形表毗濕奴、底層是四角形,表示擁有四張臉的梵天。於是一根柱子包含了婆羅門教三大天神。女人摸了可以求子;男人摸了可以壯陽。
整座寶劍寺的幾何中心。
經過這位阿伯,他會不斷「good luck」、「good luck」地推銷。
連門楣也雕得這麼複雜。
灰色部分是砂岩、粉紅色部分是火山岩,比較粗、很多洞、不適雕刻。
畫面左邊是放寶劍的地方、右後方是藏經閣。
站在寶劍處回頭拍寺廟主體。
別傻了寶劍早就不在了XDD
藏經閣。
藏經閣裡頭的樣子,小編正好充當比例尺XD
正在著手修復的工人們。
二胡好誘人好想買!不過買了不會拉也沒用XDD
操著簡單中文兜售紀念品的小孩,但他們頂多出現在古蹟的入口處。
第二個景點是涅盤宮(Neak Pean)。此處所指並非佛教的涅盤;涅乃龍之意,涅盤即龍盤。畫面左方的馬兒是菩薩的化身,救二十人脫離苦難,這二十人被告誡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可回頭看。據說二十人中的最後一人因為好像聽到母親在叫他,忍不住回頭看就GG了...QQ 所以馬兒上頭只有十九人,畫面右方是整座建築的中心,位於水池中央。
從另一個角度拍中央寶塔,這張馬上的人更清楚了(在右下角密密麻麻的...)。
中央水池的水透過四個渠道,分別注入東南西北四個小池。據說這些水經過巫師加持,有神奇療效,像中國五行一樣。圖中是東方的人像,代表「土」,土主肌肉。
南方的獅。代表「火」,火主體溫。
畫面右手邊就是獅頭渠道的出口。
西方的馬,代表「風」,風主呼吸。
在渠道出口上的雕刻,如果真是好奇寶寶想知道每處的故事,那最好別跟團XD 自由行也是可以包導遊的唷!
北方的象。代表「水」,水主血。
在吳哥窟景區內隨處可見的可愛柬埔寨小孩><
接下來就前往第三個景點達松將軍廟(Ta som)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