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追求美食又想留下獨特回憶的人,以香港範圍來說,西貢、離島、流浮山都是不錯的海鮮選擇,但或許和今天要介紹的避風塘都有所不同。照例來部YouTube影片搶先看~ 首次嘗試自己錄音上字幕,還在學習中...XD

搭乘渡船抵達銅鑼灣避風塘內的小船用餐,品嚐真正避風塘炒蟹的方式,可能是最「地道」、風格最濃郁的海鮮體驗。

螢幕擷取畫面 2024-01-01 105407

有教學說,可以從港鐵的銅鑼灣站按圖索驥走過來。不過呢,我個人覺得最方便的還是依你所在的位置,用Google Map導航如圖這個標記「信記避風塘海鮮美食」。

螢幕擷取畫面 2024-01-01 105651

信記避風塘海鮮,據說是目前全港唯一還保留船上用餐模式的店家,畢竟要靠渡船接駁,因此也只接受預約。

以不想打越洋電話的台灣人(如我)來說,最方便還是使用WhatsApp,在你還沒去香港之前,用WhatsApp上key入:

"+852 6620 1337" 來搜尋官方帳號,然後跟他聊聊天。我相信打繁體中文應該也是可以的,不過為了避免誤會我是用英文訂位。

【信記海鮮】

 

這個年頭用文字做英文訂位也沒這麼困難,先把你要說的話丟進ChatGPT,請AI幫你翻譯成英文即可。訂位的同時呢,對方會傳來菜單與交通方式。下面幾張都是信記傳來的原圖。

【信記海鮮】

因為不是很好抵達,他們整理了無論是地鐵、公車或甚至是打的(搭計程車)的交通方式,還蠻清楚的。

【信記海鮮】

因為我們前一個行程在K11 Musea逛街,所以正好在K11對面搭110路公車過去。若你的前一個行程在銅鑼灣,或者維多利亞公園(維園),甚至可以走路去碼頭邊。

【信記海鮮】

110巴士途徑香港理工大學。

【信記海鮮】

過了隧道後的第一站「銅鑼灣避風塘」就可以下車了。下車後你會看到一座天橋,我們要搭船的地方就在天橋的左手邊。我赫然發現自己沒有拍天橋的照片,只好拿編輯影片時的截圖來代替XDD

【信記海鮮】

到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銅鑼灣避風塘。看到滿滿小船、遊艇的畫面頓時有點震撼,老爸直說這就是小時候看港片的場景XDD 空氣中沒有甚麼鹹鹹的海腥味或汽油味。

【信記海鮮】

 

面向避風塘的話,左手邊是中環、上環的高樓群;右手邊這裡,就是炮台山和東岸公園的飯店區。

【信記海鮮】

正前方看起來有點距離的高樓群則是九龍。這個階梯就是我們搭接駁船的位置啦,剛好有對情侶坐在這兒聊天。我們的接駁船比畫面中這艘要更大更穩妥一些。

【信記海鮮】

回溯歷史,1883年的修建將避風塘帶入了香港的地圖,然而在上世紀50年代為了填海建造維多利亞公園,將避風塘推到如今的位置。當年,港島居民喜歡在晚餐後到避風塘享受涼爽的海風,而居住在此的水上人則開始經營生意,提供船隻接送遊客穿梭於河面之間。

到了60年代初,更有水上人家開始經營小型食艇。這些船隻各自販賣不同的美食,有的是海鮮艇、粉麵艇、生果艇,甚至還有提供飽餐後娛樂的麻雀租借小舢舨。這片水域曾經是食客與娛樂之地,展現著多元的美食文化。

【信記海鮮】

可惜海上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曾經發生避風塘火災事件,政府因此禁止在舢舨上進行烹飪活動。這一禁令為避風塘獨具本地特色的美食文化帶來了終結,在1995年畫下句點。然而,近年來政府想重建「地道」的文化,也讓食艇重新開始營業。

【信記海鮮】

據香港食評所述,眼下許多餐廳都自稱正宗的避風塘菜館,然而翻開菜單,所謂的避風塘豆腐、避風塘茄子等卻與傳統口味大相逕庭。

即使標榜古法避風塘炒蟹,有的卻灑滿厚厚的金蒜片,少了豆豉的獨特香氣。若想回味昔日的風味,位於銅鑼灣避風塘的信記可能是最正宗的選擇。

【信記海鮮】

 

信記由水上人「開哥」以及「紹哥」兩兄弟掌舵經營,他們從小在避風塘長大,雖避風塘昔日的繁華時光早已成為過去,他們也曾分別上岸於知名餐廳打拼,卻始終難以忘懷避風塘的滋味。

【信記海鮮】

如今,他們再度重建了包含八艘客艇和一艘廚房艇的信記餐廳,匯集了所有昔日的招牌菜式,以期重現過往的美食璀璨。

【信記海鮮】

信記的套餐有2、4、6、8、10人的組合可選,一組人就包一艘船。不知是否因為我們來的時候是冬天,船艙周圍比起2021年食記的影片顯得包覆性更好一些,雖偶有海風從隙縫裡鑽進來,但並不太冷,也不至於和其他船上的食客尷尬地四目相對。

【信記海鮮】

信記每晚做兩轉,18:00-20:00和20:00-22:00,我們是選18:00,船隻開口朝西,正好欣賞夕陽餘暉和華燈初上的中環、九龍高樓群。

【信記海鮮】

時值耶誕佳節,不少大樓也應景地換上耶誕燈飾,很有氣氛。

【信記海鮮】

船隻後方,又是滿滿的其他船隻,靜靜地躺在避風塘的海面上和港島夜景中。

【信記海鮮】

 

船艙的空間不大,正好就是一張桌子、兩側的長凳座位,船尾有一個小小的廁所。這個馬桶是不帶沖水功能的,

【信記海鮮】

必須用畫面下方這個白色水桶從船尾的窗戶撈海水上來沖洗XD 我想沖完了應該也回到海水中,形成一個莫名的循環(?) 在意衛生的人可能會有點不自在,畢竟這兒沒有自來水系統,洗手也是靠濕紙巾擦拭。

【信記海鮮】

不愧是在道地的水上人家吃飯,夜景真的很猛,照例以Samsung S23U夜景模式拍攝。雖然是手機但霓虹燈看板的高光抑制得不錯,只是放大看還是有點暈開。

【信記海鮮】

面向九龍的方向,避風塘船隻與九龍的高樓群。畫面中央的高樓是香港環球貿易廣場ICC,100樓的天際100觀景台以及更高樓層的香港Ritz Carlton就在這,也是我們信記結束後的行程XD

【信記海鮮】

菜單。沒有花裡胡俏的東西,都是傳統的避風塘菜式,如艇仔粥、白灼豬脷、豉椒炒蜆等。菜單所提到的費用會再加2%服務費,酒水自備不收開瓶費,以港幣現金交易。

【信記海鮮】

除了一般來信記都會吃的合菜套餐,也可以單點。只是單點就跟一般海鮮餐廳一樣,寫滿了時價,可能點餐前還是確認清楚確切的價格,避免糾紛。

【信記海鮮】

--

白灼基圍蝦

昔日基圍蝦是生長在水稻田基的圍欄內,所以稱為「基圍」,現代則多數在河口建造養飼池人工飼養。蝦很新鮮,輕鬆地就能殼肉分離,口感脆彈。四人套餐裡面配了大約15-16隻,每個人都能吃得滿足。

【信記海鮮】

--

白灼東風螺

白灼能使得海鮮的鮮甜更加突顯。「灼」是粵菜中極具代表性的料理技巧,利用沸騰的湯水迅速將食材燙熟,而其製作過程絕非僅僅將食材投入沸水中那麼簡單;需要在鍋中加入蔥白與薑片,並注入少量白酒,再適量添加清水;當水滾沸後,才將海鮮放入,進行快速燙煮。

【信記海鮮】

螺肉份量十足,廚師更貼心地提前剪除了螺肉前端的蓋子,使得食用更加便利。來看個摘出螺肉的小影片吧。

--

灼油菜心

油菜心係在享用了許多海鮮後的極佳選擇。這些油菜光澤閃亮,口感爽脆。在香港吃到的幾間菜心都比起台灣的更為嫩脆不老,不知是什麼因由。

【信記海鮮】

--

 

避風塘豉椒炒蜆

有點像我們的炒海瓜子,熱炒的涮嘴那種,也可當作如同香港的大牌檔。蜆肉份量大,每顆蜆都打開了,吸飽了醬汁的味道。查菜譜做法,先燒熱油鑊,下入乾蔥、蒜蓉、豆豉、薑絲,以中大火爆香。接著倒入蜆,轉至大火,一陣香氣四溢。再沿鑊邊淋上酒,快速翻炒並煮片刻起鍋。

【信記海鮮】

--

招牌蟹油炒麵

蟹油炒麵同樣也是份量十足,這裡只是四人份的量,左上角的筷子可以充當比例尺。看過去食記影片,六人份的堆得像座小山,更是驚人。炒製得相當乾爽,散發著烹炒的香氣。細麵條吸附了豉油和蟹油的香氣,可以不用急著吃完,若再搭配上等等避風塘炒肉蟹上的炸蒜酥,味道絕對更加豐富。

【信記海鮮】

--

香炸花姿腐皮捲

信記的菜單還是英文比較準確,中字的菜單上花姿應該是「花枝」,這道是由花枝漿和蝦漿灌成的腐皮捲。外頭並不是走很酥脆的那種港點路線,反而有些像是台南的蝦捲。四人套餐共配八條。

【信記海鮮】

驚人的是,外層雖然感覺不怎麼熱,但裡頭的保溫效果相當好,燙口又脆彈,著實讓人邊吃邊哈氣。冷冷的天在船上還能吃到熱菜,實在很舒服。

--

避風塘炒肉蟹

四人餐和六人餐都是配兩隻大肉蟹,可能錯過了季節,蟹蓋內的膏比較貧乏,但肉質還算不差。再加上避風塘特有的獨特手法炒製,味道更是相當豐富。肉蟹上撒滿了大量炒蒜,炒得酥脆,帶著濃厚的鹹香,口感十分爽脆。

【信記海鮮】

雖不像過去影片中看到滿到幾乎溢出來的蒜酥那樣,但量還是很多。蒜頭被切得十分細碎,在這種前提下,火候的控制變得格外重要。若火候不夠,蒜頭內的水分未能被完全煎乾,炒出來的蒜末會在碗底積聚一層油;而火候過大則可能帶來苦味。炒至剛好的蒜酥,咬起來就像薯片一樣脆脆的,也被稱為「薯片蒜」。

【信記海鮮】

與一般蒜酥不同的是,正宗避風塘炒蟹用上了大量的豆豉爆香,使其更加香氣濃郁。實際吃起來,說完全沒有苦味那倒是騙人的,不過多數的時候還是可以感覺它的鹹香,而肉蟹不知是否有跟著下鍋一起炸,在後面幾支比較細的蟹腳,殼已經酥化而裏頭的肉開始萎縮。整體來說是及格的表現,但沒有符合我看完香港YouTuber影片後對它的期待。

【信記海鮮】

--

 

蒜蓉蒸蟶子

新鮮而又大隻的蟶子王,經過蒜蓉清蒸後味道極佳,蒜蓉的香氣能夠完美突顯蟶子的鮮甜。談到美味,怎麼能少得了配菜的粉絲呢?搭配蒜蓉和蟶子的粉絲,吸收了盤底的精華和蔥蒜的香氣,絕對是一大亮點。我在角落看到「新竹米粉」的紙箱,不知道是不是...嘿嘿XD

【信記海鮮】

雖不是香港人,但透過歷史資料的拼湊遙想當年,吃著從前的地道菜式、坐在船上眺望漸暗的夜色與五光十色的燈火,

【信記海鮮】

遙想當時那繁華非凡、燦爛迷人的氛圍,也是一種情懷。

【信記海鮮】

時間到了,渡船來接我們離開信記回到岸上,在船上才能看得清這連環船餐廳的景象。

【信記海鮮】

排場相當的低調啊。

【信記海鮮】

回到銅鑼灣的岸邊,聖誕燈飾業已亮起,渡船大哥正忙活著要載運下一個時段的客人。

【信記海鮮】

--

後記:

旅遊的時候找餐廳除了食物要好吃之外,我也喜歡找一些有記憶點的店。米其林的推薦名單對著Google map評論刷完之後,再上YouTube尋找,看有沒有遺漏的好餐廳。可能是我的搜尋能力有問題,大部分我所看到的台灣YouTuber吃的其實沒有差很多XD 在看了幾個重複的介紹之後,我轉念一想,香港必然也有自己的美食YouTuber。粵語聽不懂也沒關係,從影像跟文字大概還是能略知一二,就這麼被我找到一間集特色、夜景和傳統美食於一身的店家。而且並不太難預約,WhatsApp是我覺得比Email往來更為方便的模式,畢竟就像聊天一樣。

意外地尋到了老香港的味道,一段被封存在1995年之前的記憶,近年來又重新活躍於銅鑼灣外海的舞台上。這裡雖然海面平靜,但偶爾還是會有漣漪波動;並不凜冽的海風拂來,吃著熱熱的海鮮,欣賞夕陽西下接著華燈初上,最後結帳的時候發現也並不貴,相當快意。

【信記避風塘海鮮】重現上世紀老香港風華 坐船去水上人家吃海鮮

 

==========

食物:★★★★☆ 這幾天吃到的粵菜對我來說口味都偏重XD 除了白灼蝦之外每道都值得配碗白飯,有點小後悔沒有自己帶罐裝茶上船XD

氣氛:★★★★★ 黃昏景、夜景、船上的用餐體驗,夫復何求。

速度:★★★★★ 從最前面的廚房艇做完,就由大姊一艘一艘地配送。畢竟套餐在WhatsApp裡面已經點好了,現場也不用廢話,動作相當俐索,第一道白灼蝦很快就端上桌了。

服務:★★★★☆

價位:★★★★☆ 以香港疫情後的物價,尤其是那些大排長龍的觀光店、米其林店,四人合菜能控制在兩千港幣內還能吃到兩隻蟹及眾多海鮮,相當合算。

無障礙:☆ 樓梯、渡船,完全不適合無障礙需求者。不過渡船大哥停得很穩,讓我們可以抱小孩、提嬰兒推車跳上跳下。

==========

【信記避風塘海鮮】

Water Selling Kiosk, Causeway Bay, 香港

Tel: +852 8112 0075

營業時間:18:00-22:00,週三公休


檢視較大的地圖

--
 

 

arrow
arrow

    Dora 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