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視角能同時拍攝天文鐘、老城廣場與泰恩教堂,這就是布拉格最經典的夜景了,沒有之一。
布拉格天文鐘 Pražský orloj
下面就直接送上天文鐘整點時敲鐘的影片吧!在介紹天文鐘之前,提醒要去的旅客~ 因為會擠非常多人!觀賞時請注意扒手。
--
--
天文鐘每到整點時 (每日9點~23點),會先出現金雞報啼,12門徒接連巡迴出現在窗口,與天文鐘兩側象徵貪婪、虛榮、慾望與死亡的可動雕像相呼應。天文鐘是全機械結構的,分為上方的天文鐘與下方的月曆鐘。坊間曾謠傳,當時官員為防止技術外流,不惜弄瞎了鐘表技師的眼睛;雖真實性已不可考,但至少代表人們對於此鐘技術和藝術的推崇。
它於1410年由Mikuláš製作,並在15世紀末由Hanuš from Růže大師完善。事實上,這座時鐘曾在1865年停止運行,有被拆除的危險。幸運的是,布拉格的鐘表匠Ludvík Hainz能夠修復機械結構,他和他的後代成為了它的看守人。
--
--
位置在上面的是天文鐘,不僅有羅馬12小時制、波西米亞24小時制的實時換算,還有晝夜交替、春分節氣、太陽運行、月相盈虧、赤道與黃道十二宮甚至南北回歸線。鐘盤上畫著代表地球和天空的背景,有四個主要移動的圓盤,分別是黃道十二宮圓盤、老捷克時間表、太陽和月亮。鐘面上的藍、灰、紅、黑色區域,代表一天的變化:以底部黑色區域表示夜晚,順時針方向進入紅色的破曉、灰色的日出、藍色的白晝,再回到灰色的日落、紅色的黃昏及黑色的夜晚,是非常聰明且精準的計算方式。
最外的黑色數字圈為古波希米亞時間,內圈藍色區域上的羅馬數字則顯示現代的24小時。假如想要解讀現在時間,可留意帶有太陽圖案的金色指針,指向的羅馬數字。鐘面上藍色部分所顯示的阿拉伯數字1-12,表示天體時間。根據巴比倫人的說法,每一小時都有一個主導星體,白晝分為12小時,而日出 (數字1) 與日落 (數字12) 則以太陽圖案表示。
1870年,月曆鐘被增加在下方,是一個同心圓的形式,由中央圖案至外圈分別代表了布拉格城、黃道十二宮、以及波西米亞人每個月分的代表活動。內圈12個圓形星座圖案、外圈12個圓形的是季節圖,最外圈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標示了一年當中的365天以及每天的代表姓氏,作為當地人取名用途。
--
--
老市政廳 Staroměstská radnice
在天文鐘旁,就是老市政廳塔樓的入口。入內可看到非常漂亮的拱頂壁畫。
現在已然不具備市政的功能,幾乎都是觀光用途。館內分0-4樓,電梯可達,相當無障礙友善。
參觀門票一張是300 CZK,約合台幣420元,如果不想自己走登塔的話,需另外再支付100 CZK,差不多是台幣140元的電梯費...乾脆辦張布拉格卡吧,連電梯費都幫你包進去了。而且同時還含括許多景點的門票、大眾運輸的車資...,用手機下載app就可直接刷卡付費購買,極為方便。
來看看老市政廳的價目表吧,左邊捷克文完全看不懂。看右邊的英文...貴桑桑,或者也可以說是台灣的景點太便宜。
老市政廳,或稱「舊城廳」,它是於1338年成為布拉格舊城自治政府的中心,當時市民獲得盧森堡的約翰國王同意而成立。1458年,捷克國會在這裡選舉了波迪布拉迪為捷克國王。1784年四個布拉格城市合併後,市政廳成為了市政府統一官方管理的所在地。
而自1871年以來,市政廳一直用於舉辦婚禮。
在塔樓的第一層內部建有一座裝飾豐富的有窗小教堂,於1381年祝聖並保留至今。
教堂還可以看到天文鐘上的使徒室,就是從地面看起來有雕像巡迴展示的窗口;確實是機關重重,設計精妙。
每個使徒都有自己的屬性。從外面觀眾的角度來看,左窗中首先出現的是帶著鑰匙的聖彼得、聖馬太帶著斧頭、聖約翰帶著聖杯、聖安德魯和聖斐理伯都帶著十字架、聖雅各伯帶著聖杯;
右窗中出現的是聖保羅帶著書、聖多馬帶著槍、聖西門帶著鋸子、聖達德伯帶著碟子、聖巴多羅穆帶著皮膚(?),聖巴爾納巴帶著卷軸。
--
--
離開小教堂,來到 Old Council Hall。它是15世紀下半葉的議會大廳。入口裝飾著一個文藝復興風格的大理石門廊,上面刻有 “Senatus” (參議院) 的字樣。
城市紋章嵌在門上方的門戶中,牆壁的木板上懸掛著46個行會紋章和12個城市紋章,部分來自15和16世紀,部分於19世紀添加。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巴洛克風格的瓷磚火爐。
Brožík廳於1910年由建築師Josef Chochol修改。它用作會議室,以Václav Brožík的兩幅大型油畫命名:《大師揚·胡斯在康斯坦茨大公會議前》和《選舉喬治·波德布拉迪為捷克國王》。前廳裝飾著兩幅Brožík圓頂畫,最初是為國家博物館的萬神殿設計的:查理四世在布拉格創立大學,以及 Komenský在1657年在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向市議會呈現他的教育著作。
順著參觀路線,跳過2樓,來到銜接老市政廳塔樓的三樓。
70公尺高的哥特式塔樓,中央有現代化的玻璃電梯可以帶遊客直達…但此處有電梯費 100 CZK。若是持有布拉格卡,可以直接上去。不過這裡對布拉格卡的認定有些嚴格。我們一共是三個大人一個小孩,小孩三歲,本來在各個景點就不需要門票,因此也沒有為他辦布拉格卡...
老市政廳這裡的電梯是一張票一個人頭,因此最後我把我的布拉格卡電梯資格給皮孩,我自己用腳爬到頂樓。
事實上也不會太難,自己爬才發現,全部是斜坡 (只是很多圈而已...),如果推嬰兒車或輪椅,不搭電梯也是可行的。
僅最後這一段有幾級螺旋形樓梯。
樓梯上來就可以看到老市政廳塔的頂端了!外圈有一條360度環繞的細細步道。從這兒可以欣賞到城市最美麗的景色,包含布拉格多樣建築的數十個塔樓、小塔和圓頂。
布拉格作為捷克首都,經典的捷克橘就整片整片地映入眼簾。
除了幾乎統一的橘色屋頂,每幢建築的山牆、立面各自有不同的設計,且都以粉色系為主體,相當討喜。
這個角度就是布拉格的國家博物館以及瓦茨拉夫廣場的方向,我在地窖餐廳那篇有交代過。後方的兩根尖塔屬於聖盧德米拉教堂 Bazilika sv. Ludmily,底下就是號稱歐盟最深的地鐵站 Náměstí Míru。
相關閱讀: 【Triton 海神鐘乳石地窖餐廳】百年古蹟裡高CP的fine dining 第一次吃到大黃做的甜點
老城廣場這一側的景致,不用說這就是布拉格最經典的拍攝角度之一。這裡並沒有蔡依林「布拉格廣場」一曲中唱的許願池,廣場中央矗立的是宗教改革烈士的雕像。胡斯等新教徒反對教會用賣贖罪卷的方式作為斂財手段,最後被活活燒死,為了感念他才在老城廣場立雕像。
右手邊的兩根黑塔,就是名滿天下的泰恩教堂。除了教堂之外,布拉格的建築群幾乎等高,難以想像從立城之初至今,就有這樣城市規劃的宏景。等高的劃一感,如同巴黎凱旋門眺望出去的風光。
泰恩教堂 Týnský chrám
它是14世紀伊始的地標,坐擁80公尺高的塔樓、雕工華麗的內部裝飾,以及巴洛克式祭壇。站在老城廣場面對教堂的話,左手邊北塔被稱為夏娃 (Eve),右邊南塔為亞當(Adam),兩座高塔不對稱,南塔比北塔高約1m。
這種不對稱的風格在當時的哥德式建築中相當流行。泰恩教堂也是胡斯教派所佔領的教堂之一,胡斯曾在此傳授教義。夜裡看起來相當陰森,又名「魔鬼教堂」。
畫面中央米色的是聖尼古拉教堂,在它的右手邊是巴黎街。
聖尼古拉教堂 Kostel sv. Mikuláše
同樣屬於12世紀的胡斯派教堂,每日10至17時如沒有遇到婚禮、洗禮、慈善音樂會等活動,會正常對外開放。不需門票費用。
內裝屬於巴洛克式,特色包括拱型的穹頂天花板和超大水晶吊燈。
布拉格巴黎街 Pařížská
又稱為布拉格精品街,1893至1913年間,布拉格模仿巴黎進行城市改造,緊鄰老城廣場旁的這一區在20世紀變成精品店家的品牌專區。在這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跨國大牌,包括Catier、LV、DIOR等。
整條街不長,背後通往猶太區,又稱為富人區。走在巴黎街上也容易看見名牌車。
聖維特主教座堂 Katedrala svateho Vita
英文是St. Vitus Cathedral,這個其實在伏爾塔瓦河對岸的城堡區,建議電車直達最高處的Pohořelec站或Pražský hrad站再一路走下坡逛下來。
開放時間為週一至六09至17時、日12至17時,有著哥德式外觀,是布拉格的總主教座堂、捷克最大的教堂,也是歷任國王住所。 教堂最高的南塔同時也有瞭望的功能,不過入場費要 150 CZK,而且不像老市政廳一樣有樓梯XD
聖尼古拉斯教堂 Kostel sv. Mikulase na Male
同樣也稱作聖尼古拉斯,但這座綠色圓頂附帶鐘塔的教堂係位於伏爾塔瓦河對岸的小城區。於1745年動工,歷經100年完工,莫札特曾在此演奏過管風琴。內部雕樑畫棟,有許多玫瑰色大理石及金飾妝點的牆面,入場費需100 CZK。
魯道夫音樂廳 Rudolfinum 及裝置藝術博物館 Uměleckoprůmyslové museum v Praze
位於伏爾塔瓦河畔,皆是人字型屋頂,前者淺綠、後者灰黑;裝置藝術博物館的門票費用也包含在布拉格卡裡,個人覺得還算好逛。
布拉格看風景的地方不少,
畫面中央那個擠了一堆人的地方是在許多Prague Rooftop Bars的文章中排名前段班的Terasa U Prince,不過其實我們不耐吹風,老市政廳塔欣賞一下下風景即可XD
老城橋塔 Staroměstská mostecká věž
布拉格的重要地標之一,建於14世紀的塔樓,有著寬敞的拱門與哥德風格裝飾。前幾週寫的布拉格四季酒店河畔用餐體驗就是在老城橋塔旁。
相關閱讀: 【四季酒店Cotto Crudo】超高CP值的四季義式體驗,遠眺伏爾塔瓦河和小城區
佩特任山 Petřín
佩特任山是座布拉格西邊的小丘陵,幾乎是遊客會到的最西邊了。丘陵上包含19世紀仿巴黎艾菲爾鐵塔而建的鋼架瞭望塔 (Petřín Tower) 、還有佈滿哈哈鏡的鏡子迷宮以及具備兩支大型觀星望遠鏡的斯特凡尼克天文台 (Štefánik Observatory)。
從老市政廳這裡透過Samsung S23U的潛望鏡頭可以拍攝到玻璃纜車走的軌道。佩特任山匯聚了瞭望塔、鏡子迷宮、天文台和玻璃纜車,我個人認為可以稱作布拉格親子行的四寶了。有帶小孩來的話千萬別錯過這座小山,布拉格卡全部都可以cover。
好滴~ 現在讓我們透過影片來複習一下360度環景走廊所能看到的風光吧!
--
--
從頂樓搭乘電梯下來的時候,這次換太座讓出電梯的機會給我,那麼就來段電梯下降的影片XDXD
--
--
後記:
這次的中歐之旅我自認行前做了不少功課,身為高塔/高樓瞭望控的我一定在每次自由行中至少排一個可以眺望風景的景點 (突然想到還整理了所有的東京高樓景觀餐廳XD)。
選老市政廳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電梯可達+布拉格卡全包,既無須額外花錢,還給我們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自由行組合省了不少腿力。由於布拉格老城區的天際線相當整齊,河對岸的城堡區及小城區也因為地勢較高的關係不會被遮擋,那麼位在「布拉格廣場」的老市政廳無疑就是最好賞景的地方了。如果行程很趕,只能挑一個地方瞭望,那麼老市政廳可以讓你飽覽布拉格廣場滿滿的捷克橘。
位在地面的天文鐘則是世界遺產級的極致工藝,除了欣賞運轉的複雜以及雕刻的華美,最引人駐足地恐怕還是每整點開始的敲鐘秀。如果兩者搭配逛的話,可以自己抓好距離整點的時間,選擇優先看天文鐘或老市政廳。
==========
食物:-
氣氛:★★★★☆
速度:★★★★☆ 雖然斜坡不難走,電梯還是比較省時XD
服務:-
價位:★★★★☆ 直接自費逛不太便宜,幸好布拉格卡全包。
無障礙:★★★★☆ 布拉格市區無障礙做得最好的瞭望台。另一個也很好的就是文章中也有提到的佩特任瞭望塔,不過那座瞭望塔真的就是遠眺。
==========
【天文鐘 + 老市政廳】
Staroměstské nám. 1/3, 110 00 Staré Město, 捷克
Tel: +420 775 400 052
營業時間:
天文鐘每整點敲鐘 09:00-23:00
老市政廳 09:00-21:00 (每週一延後至11:00開門)
--
<布拉格親子自由行系列>
【佩特任山⛰️】親子自助三本柱-1: 纜車搭乘教學🚡+鏡子迷宮🪞
--
--
--
【Triton 海神鐘乳石地窖餐廳】百年古蹟裡高CP的fine dining 第一次吃到大黃做的甜點
--
【四季酒店Cotto Crudo】超高CP值的四季義式體驗,遠眺伏爾塔瓦河和小城區
--
【Pasta Fresca】布拉格廣場旁在地人推薦的義大利麵,意外地親子友善
--